據媒體報道,近日,遼寧本溪一名女士在民宿內操作房間配備的智能音箱時發現,音箱攝像頭拍到很多住宿者的隱私視頻。隨后,產品公司就此事回應稱,該智能音箱產品分兩種,一種是普通用戶版,一種是酒店版,涉事民宿混淆了兩種產品的用途,誤用了有拍攝功能的普通用戶版。
顯然,這個解釋并不能讓公眾放心。隨著AI和物聯網等技術不斷發展,智能家電愈發普及,給人們居家生活帶來便捷。除了功能混用導致的隱私泄露風險外,有不法分子通過破解智能家電的操控軟件、IP地址等方式,侵入并控制這些智能家電,使其變成“偷窺神器”。有人將偷拍到的隱私視頻在網上傳播、出售,讓群眾的個人隱私和尊嚴面臨嚴重威脅。對利用智能家電偷拍隱私等不法行為,不能止于事后打擊,必須對此類產品的使用加強監督,為個人隱私保護上一把“安全鎖”。
產品公司須把好安全關,嚴格排查產品信息安全隱患,給消費者提供安心放心的購買環境。要推動建立健全行業標準,規范智能家電數據采集、存儲、使用的界限,筑牢保護用戶隱私安全的
防火墻。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智能家電生產廠商和銷售方的合規審查,對使用場景進行有效規制,如果有違法違規行為,應依法嚴懲。用戶要提升安全防范意識,了解智能家電的安全使用知識,及時更換和妥善保管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