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至今,西安市人口突破1300萬人,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470萬輛,給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帶來嚴峻挑戰。西安公安交警結合城市交通發展形勢和交管工作實際,大力推進科技研發與實戰應用深度融合,利用科技大數據與“互聯網+”、“西安交警城市大腦”積極主動創新,以適應快速發展的大西安智慧交通管理。
整合大數據資源 打造智慧城市大腦
西安公安交警整合大數據資源,打造多元立體、敏銳智能的“西安交警城市大腦”,建立了“以互聯網數據、公安業務大數據”為核心的西安交警大數據平臺;以“公安網、互聯網、視頻專網”整合搭建的高可靠網絡支撐平臺,打造了“交警三朵云”;搭建數據中臺、視頻中臺、語音中臺,實現了資源整合、數據共享、功能復用,為信息研判、指揮調度、交通組織與引導提供了強大數據支持。
全面推動公安交管“業務流、數據流、管理流”深度融合,構建合成作戰中樞,讓“最強大腦”24小時服務實戰應用,全面推進警務工作轉型升級。建設事故分析預警實戰平臺,堅持“情報主導、合成作戰、精細治理”的理念,將集成指揮平臺、貨車綜合監管平臺、智能識別綜合監管平臺、情報智能分析研判平臺統一支撐事故分析預警實戰平臺,全量匯集數據信息、搭建研判分析模型,對“人、車、路、企”各類風險精準預警,一體化指揮調度,實戰化勤務部署,開展實時打擊和警示教育,建立了交通安全風險全方位預警、研判、指揮、處置閉環機制。
可視化分級指揮 構建精準高效警務
西安交警指揮中心完成了由小到大、由粗放到精細、由人工到智能的蝶變。目前已經實現了:
1.建立“五類警情”全流程可視化閉環指揮機制。通過人工智能豐富警情發現類型,將122接警擴展為“五類警情”,持續優化報警閾值,指揮中心與一線民警通過APP實時交互現場視頻和車駕管信息,使警情發現率提升35%,平均處置時間縮短3分鐘。
2.打造扁平化指揮、快速機動的智慧戰車。利用車聯網、GPS、語音識別、CDN內容分發技術,武裝了500輛“智慧戰車”、360輛“智慧鐵騎”,實現車輛實時定位、車前車后實時回傳和語音指令實時下發,加強了路面感知、違法打擊和指揮調度的能力,確保警情看得見、警力叫得通、調得動。
3.建立大數據、精細化勤務運行機制,打造警力跟著警情走的實戰策略。借助路況大數據平臺對268條重點道路通行狀況、歷史違法、事故情況進行畫像,從單一指數升級到全要素評價,針對重點區域提供出行規律、交通特征等信息,四級交通安全態勢自動關聯“四級勤務響應”,根據警情投放警力,實現集約化、差異化用警。
4.建立集成指揮平臺“云+端”聯動機制,指導一線開展高精準匹配打擊。作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首批試點城市,西安公安交警以特征多維描述、風險自動甄別為目標,成功搭建了毒駕、失駕、假牌、套牌、累計多次違法未處理數據研判模型,運用“科學研判+精準制導+現場查處”工作模式,實現了交通違法“一點布控,全網打擊”。
精細化秩序管理 順暢交通組織末梢
近年來,西安公安交警狠抓緩堵保暢不松懈,聚焦市民群眾關注的出行熱點難點問題,下足“繡花”功夫,深挖道路通行潛能,全力推進秩序管理“精準化”、民生保障“高效化”、交通信號“智能化”、交通組織“精細化”、交通設施“標準化”、占道施工“規范化”、停車管理“多元化”等領域的改革提升,有效改善了全市道路通行環境,提高路網通行效能。
1.秩序管理“精準化”。深化完善“情指勤督宣”五位一體勤務機制,研判、勤務、指揮三級聯動,打造實時動態加強型勤務模式,日均投入警力2300余人次,特別是在高峰時段、惡劣天氣和突發警情造成道路通行受阻的情況下,高效啟動等級勤務,快速反應,快速處置,保證全市群眾暢通出行。堅持“勤務跟著警情走”,建立40處“馬路學堂”,開設交警45分鐘交通安全文明小學堂,月均受教育群眾達2.6萬余人。2017年起在全市開展“車讓人”文明交通創建活動,成為全國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緊盯夜間突出違法,首推“零點、午夜、黎明”三大整治行動,強化24小時警力覆蓋和違法查處,全力壓降交通事故,保證群眾安全出行。
2、民生保障“高效化”。疫情防控以來,迅速上線運行“疫情防控期間物資保供貨運車輛通行證辦理平臺”,統一規范城市運轉、市民生活物資運輸的保供貨車的綠色通行,保障重點通行線路暢通,主動聯系保供單位,累計辦理通行證86026張,保障生產生活物資轉運6萬余批次、63.8萬余噸。2019年3月,西安公安交警根據全市機動車通行實際,在廣泛征求市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發布《工作日機動車尾號限行交通管理通告》,并根據疫情情況適時調整,科學調配城市交通錯峰出行,有效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壓力,促進城市道路交通高效運轉。
3.交通信號“智能化”。西安公安交警啟動全市
信號燈智能化改造工程,完成主城區1640處信號燈智能機更換,搭建聯網聯控智能信號控制平臺,采用流量采集、單點優化、干線協調、區域調控等功能,669個路口信號燈實現自適應配時,150條路段、323.28公里的道路實現“綠波”通行?!爸悄苄盘?大數據”系統上線運行,實現了“路口健康感知、信號自動優化、干預需求識別、交通監測反饋”四大功能。
4.交通組織“精細化”。探索試點并推行“雙待交通組織”、“可變車道+借道左轉”、標準化路口建設、拉鏈式通行、大貨車盲區警示帶等交通組織新模式;在醫院、學校周邊強化區域交通治理,全力打造“安全上學路和暢達就醫路”。
5.設施提升“標準化”。以城市提升建設為抓手,完成全市225條道路交通標線的重新施劃;完成51條主要專用通道交通指路標志的更新建設,新增交通指路標志1864面、路名確認標志2000余面;完成主城區127公里交通隔離欄提升改造;大力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升級打造“三縱三橫”3.0版城市公交專用道系統,增設引導標志1331面,施劃彩色路面11萬余平米、公交專用道標線2萬余平米;對78條新建道路交通工程方案提出審圖意見,確保全市道路交通設施建設“一盤棋”。
6.占道施工“規范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會同政府相關部門印發《西安市挖掘占道“一件事一次辦”實施方案》,從嚴把關新建、在建占道施工項目交通管理,做好項目周邊交通組織優化及規范化交通疏導設施建設;常態化開展占道施工區域交通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督導項目主管部門、施工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做好施工區域安全管理,確保群眾出行的安全暢通。
7.停車管理“多元化”。依托黨委政府職能,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學校、醫院、協會等,主導推動《西安市停車場管理辦法》、《西安市機動車停車條例》出臺,不斷提升我市停車管理法制化水平,牽頭制定《城市路內停車泊位管理辦法(試行)》和《經營性停車場管理辦法(試行)》等內部管理規定,從嚴把控占道停車泊位設置、經營性停車場備案流程。針對“停車難”問題,深挖道路潛能,在規范停放秩序的同時,通過協調設置“錯時共享”、“夜間限時”等各類特殊車位,最大限度緩解區域停車壓力,累計協調相關單位共享停車位近3萬個,設置夜間限時停車泊位3542個;協調相關部門推動多項便民停車優惠措施,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一帶一路”的支點,經濟社會將高質量發展。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面臨巨大挑戰,西安公安交警將始終踐行智慧交通和信息化建設發展理念,以做大、做強、做實西安交警城市大腦指揮中心為抓手,強化大數據深度應用,實現交通管理決策從經驗判定向數據研判、科學規劃轉變。以“流程最簡、服務最優”為目標,不斷拓展網絡便民服務功能,努力提升群眾便捷出行的獲得感,引導、帶動全市人民積極參與到交通管理工作中來,共治共建共享安全、穩定、有序的城市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