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其中,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戰略性技術,是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將是我國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自2019年以來,工信部和科技部分別在全國開展了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通過先導區與試驗區建設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3年來,上海(浦東新區)、深圳、濟南-青島、北京、天津(濱海新區)、杭州、廣州、成都8個先導區,在人工智能技術突破、制度創新、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等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效。
近日,工信部正式復函江蘇省、湖北省、湖南省人民政府,支持創建南京、武漢、長沙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截至目前,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數量已增至11個。南京、武漢、長沙三地人工智能產業基礎扎實、科教創新資源豐富、應用場景多樣典型,已經集聚了大量優勢企業和用戶單位。
就拿南京來說,人工智能產業基礎扎實,發展水平居于全國第一方陣,人工智能創新水平全國前三、人工智能算力全國前四,全市人工智能相關產業和服務集聚400多家重點企業。此次南京的加入,有利于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部署,加強與相關城市優勢互補,引導形成更大規模產業集聚和協同發展。
據悉,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已被納入南京“2+2+2+X”創新型產業體系,成為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根據《南京市加快培育新賽道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劃》,到2025年,南京市未來產業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0億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5%左右。重點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基因與細胞、元宇宙、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儲能與氫能等六大未來產業。
再比如武漢,近年來,湖北加快實施“雙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引領戰略,不斷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2021年,湖北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約為389億元,產業增長率達11.14%,產業鏈各個環節擁有一批特色明顯的企業、技術和產品。
下一步,武漢將以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為契機,立足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核心交匯點定位,發揮老工業基地和新興產業基地雙重特點,夯實智能算力、信息安全、感知網絡等基礎能力,進一步拓展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應用場景。
最后來看看長沙,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長沙不僅設立專門部門規劃指導產業發展,還出臺了多項政策,將“三智一芯”作為重點方向重點推進。據報道,截至2022年9月,長沙人工智能產業相關的注冊企業超5000家。
下一步,湖南將加快推進長沙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重點以建設算力設施高地、壯大基礎核心產業、推動技術創新突破、培育示范應用場景、打造城市發展樣本等5個方面為實施路徑。力爭到2025年,推動長沙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實現人工智能在重點行業領域的融合滲透率實現廣度與深度雙突破。
結語: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尤其是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對于推動我國產業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隊伍持續壯大,將進一步強化人工智能應用導向,主動挖掘開拓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加速帶動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落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