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民群眾停車“空間緊”“找位難”“周轉慢”“秩序亂”等問題,浙江省杭州市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通數據、打破壁壘,全城75%以上泊位接入城市大腦停車系統,3700多個停車場(點)、83萬個泊位開通“先離場后付費”,“全市一個停車場”初具雛形。
隨著數據不斷完善、管理更為精細,智慧停車正在為杭州市民的出行帶來更多便利,建設更聰明、更智慧的城市,成為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打造“全域一體”靜態交通
進出自動識別,離場先抬桿放行,后自動付費。在杭州,幾乎每個停車場出入口都醒目地張貼著“先離場后付費”的字樣,這背后,數十億條數據在網絡中匯聚流動。
2019年以來,杭州在停車場推出“先離場后付費”功能,停車系統自動識別車牌、計費,一次綁定,全城通用。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杭州全城有150萬個泊位信息接入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占全市約200萬個泊位的75%以上。對外開放收費停車場(點)幾乎都已開通“先離場后付費”功能,注冊用戶數達330余萬人,累計提供服務1.5億次。
杭州市軌道交通運行和公用事業保障中心社會停車保障科科長金建鋒說,若是以每次服務為市民節省30秒計算,“先離場后付費”已為市民節省超125萬個小時的離場等待時間。與此同時,車輛離場速度加快,也從一定程度上釋放了更多停車資源,讓有停車需求的市民更便捷地找到車位。
此外,針對醫院、學校、景點等重點區域綜合交通問題,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將系統計算的停車場泊位忙閑等信息聚合后,協同共享給屬地政府,屬地政府再通過設置引導屏、停車優惠等方式,實現停車智能引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大二院”),是浙江省內綜合性三甲醫院之一,其中位于杭州濱江區的院區日接診量達8000人左右,醫院周邊道路的停車需求不斷增加。
記者注意到,在距離醫院一個路口的地方有多個實時停車指示牌,醫院里是否有車位、附近哪個停車場還有空位,均可一目了然,司機再也不用繞著圈圈埋頭找車位了。數據顯示,通過增加公共泊位、智能停車誘導等綜合手段治理,浙大二院熱點區域工作日高峰延誤指數由1.51降至1.32,下降幅度達到12.6%;停車狀況得到顯著改善,泊位指數由治理前的2.56提高到4.46,提高了74.2%。
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區,找車位也不再是“開盲盒”。家住杭州市濱江區東信社區的陳佳鋒說,以前下班回家,一度面臨“搶車位”的無奈。得益于社區上線的“鄰里停”管理運營平臺,通過手機小程序就能預約小區附近的共享車位實現錯時停車。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借助“鄰里?!保瑬|信社區平地“挖”出1549個共享車位。“依托數字化改革可以精準匹配園區、小區停車資源。”東信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戴筆峰說。
此外,為充分盤活現有停車資源,今年以來,由杭州市城管局牽頭,積極推進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泊位共享開放,并聯合市屬國企華數集團,基于“鄰里?!逼脚_進行升級改造,建立了市級泊位共享統一平臺,截至目前,全市300余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已在平臺上線試運行。
智能化助力精細化管理
杭州市通過早年的實踐發現,在挖掘停車資源、建造更多停車場之余,若不能真正“對癥下藥”,“停車難”問題將難以得到高效持久的解決。
“‘停車難’是動態的,不同區域的‘停車難’成因不同,解決方案也不同?!焙贾菔熊壍澜煌ㄟ\行和公用事業保障中心副主任葉文文說,“停車難”反映出的是城市管理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問題。
依托大數據和智能技術,城市管理部門進一步尋找“停車難”的真正原因以及精細化管理的突破口。
在杭州市城管局指揮中心,一塊藍色大屏上,城市大腦停車系統記錄著普查泊位、接入泊位、當前占用泊位等實時數據。
屏幕上的杭州地圖被劃分成近9000個停車小區,實施網格化管理,以紅、黃、綠三色熱力圖動態實時顯示停車難易程度,紅色代表飽和、黃色代表擁擠、綠色代表空閑。
“可以看到,這些網格不是均分的,有的范圍大,有的范圍小?!比~文文說,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在建設過程中,首先對杭州市各類停車資源分布及停車數據動靜態信息進行了采集,摸清底數之后再通過精細計算,回答“停車難”背后真正需要解決的“哪里難”“有多難”“為何難”三個問題。
今年,在解決杭州市錢塘區云帆小學附近區域停車難題時,錢塘區相關部門將學校地下停車場217個停車位作為家長接送車停放點,將原先停放在馬路上的車輛引導至地下停車場。同時,對家長提供每天2小時的停車優惠,通過學校入口處設置的智慧停車引導牌,家長能實時獲得停車庫內車位信息,有效緩解了早晚高峰時段的擁堵問題。
數字化思維推動改革深化
通過數字化手段和大數據支撐,杭州多個管理部門針對“停車難”這個“系統性問題”建立起了“系統性思維”,形成頂層架構,出臺一系列規范標準,改變了以往“停車難”治理中“盲人摸象”的困境。
為了聯通停車場庫“數據孤島”,開發通用接口,統一接入標準;為了對發改、交警、物價、城管等各部門停車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破除職能部門“信息壁壘”實現共享;為了明確停車場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修訂市政府令,對停車管理機制進行固化;為了支持消費者停車優惠抵扣,打通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商場會員系統、場庫本地停車系統,實現車輛同商圈的跨場庫優惠互認,費用自動結算……
以解決“停車難”為導向,數字化的思維、理念、技術、工具正在推動杭州深化改革。
今年,杭州城市大腦升級2.0版本。在智慧停車場景中,將以全市停車場及泊位動態在線數據為基礎,進一步支撐私有和公有泊位共享共濟、車位導航、預約、反向找車等功能。
杭州市相關部門正在通過技術升級、規范化管理等舉措,探索更為“安全無感”的停車管理服務。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首批高桿視頻系統創新信息采集技術,在10余條路段850余個泊位投入使用,通過視頻圖像自動識別停車時間點并計費,停車收費實現全電子化模式,車輛離場后實時生成訂單,繳費清晰透明。借力視頻巡檢車,采用厘米級定位系統與
車牌識別系統相結合的方式,對路側停車進行流動巡檢拍照、圖像分析識別,準確獲得車輛停放的泊位號及車牌號。
在業內人士看來,“智慧停車”的升級,除了技術和管理外,還需要制度革新。例如,如何將專用停車泊位的閑置時段最大程度地共享釋放?相關職能部門能否對停車場內區域進行管理和執法?道路停車未繳費問題能否與個人征信打通?“能停車、好停車、快停車”目標的實現,仍須通過法治手段得到進一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