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區垃圾投放及收運是否規范?環衛車輛運輸軌跡怎樣查詢?垃圾中轉站跑冒滴漏情況如何?近年來,各地推進智慧環衛平臺建設,實現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利用城市管理運行“一網統管”,不斷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治理水平。
上海市閔行區
近日,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環衛智能監管平臺完成升級改造,大屏幕上可實時監管、分析環衛人員、車輛和環衛設施的配置和運行情況,開啟從“源頭”到“末端”全程監管的智能環衛新時代。
據了解,傳統環衛監管方式主要依靠人員現場抽查,存在監管效率不高、覆蓋面不廣的現狀,閔行區江川路街道上線了環衛智能監管平臺,在大型居民區垃圾箱房安裝智能攝像頭,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監管。為持續推進環衛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街面衛生環境,2022年以來,江川路街道對環衛智能監管平臺建設進行升級改造,增加了新數據模塊和新應用。
升級改造后的環衛智能監管平臺從對垃圾箱房安裝智能攝像頭監管投放行為,到如今2.0版本的實現對生活垃圾收運全流程監管(居民區垃圾箱房投放及收運、環衛車輛運輸軌跡、中轉站跑冒滴漏情況等)。同時,環衛車輛將全部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和車輛跑冒滴漏提示裝置,各點、站、場實行白名單制度。環衛智能監管平臺通過AI(人工智能)算法技術的運用,實現對街道區域范圍內43個居民區垃圾箱房、10個垃圾壓縮站和2個中轉站的智慧監管,不斷減少環衛作業中跑冒滴漏現象,提升車容車貌和街面衛生環境。目前,已實現居民區、壓縮站及中轉站的智能攝像頭系統集成并投入使用。
此外,平臺接入江川路街道“一網統管”系統,將環衛作業中的相關數據、功能、人員信息接入城市運行管理平臺,提升環衛全流程監管工作中的應急處置及服務能力。同時,為加強環衛人員日常智能化管理(作業路徑、軌跡、頻次等),進一步細化環衛作業標準,聚焦數據匯集、多維分析以及應用研判等內容,環衛人員“GPS電子工牌”場景應用也將正式運行,實現環衛作業效果的可視化展示。
浙江省麗水市
垃圾投放點是否按時清運、居民是否分類投放、督導員們是否督導到位……每天早上,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的工作人員都會打開“智慧環衛”平臺,實時掌握全區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
2022年以來,蓮都區試運行“智慧環衛”平臺,構建“垃圾分類”“巡查考核”等子場景,著力破除“流程不協同、數據不共享、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實現垃圾分類從源頭分類到末端處置流程可視化、數據實時化、問題追溯化,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自試運行以來,平臺已管理環衛設施329處、作業路段135條、環衛車輛195輛。
在具體工作中,蓮都區統一采集垃圾分類設施信息,建立設施信息庫,對垃圾分類收集點、垃圾中轉站、終端處理設施等信息進行分類,繪制“蓮都區環衛資源一張圖”,實現管理資源的共享聯動。截至目前,已采集垃圾分類收集點127個、垃圾中轉站49個、終端處理設施7個并納入“智慧環衛”管理。
“請正確投放垃圾,易腐垃圾扔綠色,其他垃圾扔灰色……”每當有居民來到垃圾集中投放點扔垃圾時,投放點的自動語音播報系統就會提醒居民進行分類投放。如垃圾桶出現滿溢情況,系統會自動拍照生成滿溢報警記錄。同時,通過對清運車輛GPS軌跡與投放點位置對比,系統將自動分析判斷是否按時清運。
“看到系統的報警提醒,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去查看相應時間段的
監控,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快速解決。同時,通過系統線上查看各小區投放情況?!毕嚓P負責人介紹說。蓮都區在垃圾收集點布置智能設備,借助“智慧環衛”平臺,智能監測居民投放行為、收集點開放時間、垃圾滿溢等情況,對違規行為進行抓拍,并設置語音自動提示,引導居民正確分類。截至目前,已完成17個居民小區的智能設備試點建設。此外,“智慧環衛”平臺還可有效捕捉、監測清運車輛作業狀態和收運質量,管理人員通過查詢車輛歷史錄像、實時視頻、工作軌跡等掌握車輛是否混裝混運、不按時收運等情況,有效監管垃圾混收、混運行為。
當前,“智慧環衛”平臺已接入4家垃圾處置廠數據,匯總各廠每日垃圾處理量及運行情況,建立車輛準入和準出程序,核驗車牌號和垃圾重量,出現異常時系統進行攔截、出現人工開閘情況時系統自動記錄,打造“全方位、智慧化”的處置終端監管體系。同時,實時監管考核數據并匯總結果,將問題展示在GIS(地理信息系統)地圖上,若某區域問題眾多,指揮中心立即搜索問題定位的周邊資源數據,統一進行人員、車輛調度。
四川省自貢市
近年來,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整合資源,同步改造、同質提升、同化管理環衛設施設備,打造“環衛現場+科技聯網”的智慧環衛管理平臺,構建垃圾處理新體系。在自流井區垃圾壓縮站,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所有公廁垃圾庫位置、環衛車輛運行狀態和位置。隨機選擇一輛垃圾運輸車,車輛位置、駕駛人員等信息清晰顯示。
據悉,智慧環衛管理平臺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通過手機等
智能終端,對環衛保潔、垃圾收運、人工作業、設備運行等情況實時監測、智能識別和自動報警,環衛管理實現“用現場說話―用數據分析、確保環衛作業實時到位―用科技監管、確保問題處置及時到位―確保管理考核科學到位”。同時,有效的監測和調度離不開全新的AI影像識別系統,通過車載設備,可以實時將路面情況傳送給平臺。除了積塵檢測,路面的漂浮物以及垃圾箱滿溢等情況也在平臺的實時監測范圍內,從原來的散落式管理到現在有軌跡、有定位、可對話的精準管理,智慧環衛管理平臺有效提升了環衛作業效率及覆蓋率。目前,通過平臺調度,環衛車輛運行效率平均提升2倍,農村垃圾全面清理由2天縮減至半天、清運效率提升3倍,應急處理由半小時以上縮減至5分鐘內到達作業區域,調度時效提升5倍。
在舒坪街道的垃圾壓縮中轉站,環衛車輛將垃圾清運到此處,倒入一臺垃圾壓縮機組。環衛人員站在箱體外側,采用平臺遠程操作,箱體的翻斗機構向上翻轉,將垃圾倒至箱體內,由箱體內部壓縮機構壓縮,短短40分鐘,10余噸垃圾被順利“吞”下,體積被壓縮為原來的2/3。
自流井區充分發揮智慧環衛管理平臺的作用,將全區劃分為5大作業區域、36個單元網格,繪制三維環衛地圖,實現環衛作業“按圖施工”、在線監管,將人員、車輛、設施等環衛資源,通過“一張圖”集中展示,基本實現“不用走出辦公室,環衛事情都知曉”。同時,積極發動居民代表等各方力量參與日常監督,形成全時段、全過程、全覆蓋的監管網絡,確保環衛作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