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一場雷雨來臨,不少地方連發雷電、暴雨、大風預警,據氣象消息,7月20-23日,杭州仍多短時暴雨、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這種情況下需開啟防汛“智慧模式“,實現處處有智能設備、時時有防汛信息,才能做到有備無患,最大程度減小損失。
目前,已進入主汛期,多市水文監測部門也進入迎戰狀態,密切關注著水情變化。從過去人工趟河測流,到現在無人遙測船入水獲取數據,再到智慧水文業務系統的應用,大量“硬核”科技的加持讓水文監測工作更高效,防汛工作更科學。
水利部門對防汛云系統進行升級,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入庫8大類風險隱患數據,再疊加雷達回波和降雨等功能模塊,可精準識別強降雨區域的小型水庫和山洪災害危險區風險等,從而可對風險區域群眾點對點發布預警,實現預警到人。
日前,國網信通股份繼遠軟件研發的配電網智慧防汛平臺在安徽阜陽王家壩蓄洪區上線試行。本次投運可實現蓄洪期間“電不斷”目標,有效提升蓄洪區內電力生產數字化保障能力,助力基層數字化轉型。據介紹,該平臺應用數字孿生技術,通過多維專業數據的融合應用,實現蓄洪區物理空間電網和數字空間電網的互動協同,構建王家壩電力智慧防汛體系,以動態可視的方式實時推演開閘行洪過程中電網設備風險,全力保障蓄洪期間人身安全和供電安全,提升現代化防洪抗洪、防災減災能力。
基于黃河數學模型系統和數字孿生技術黃河流域智慧防汛平臺,支持多業務場景的“四預”過程復現,為防汛演練和會商提供了重要支撐。智慧防汛平臺集成了雨水情、水庫屬性及狀態信息、河道整治工程及實時出險信息、水文站點等動態監測數據,既能融合展示流域天空地水信息和物聯網感知數據,還能呈現氣象降雨預報、水位、流量、洪水演進流場及淹沒水深等可實時查詢的動態圖。
智慧防汛平臺還集成了黃河“小花間”區域人工智能和傳統水文預報模型、黃河中下游五庫聯調模型、黃河下游二維洪水演進模型,可以實現水沙預報、信息預警、調度方案生成與影響過程預演、決策方案優選、智能匹配預案等功能。
此外,水位儀也發揮巨大作用。在易積水路段旁,水位儀一直在24小時不間斷工作。一旦上方雷達探測到路面高度異常,水位儀便會結合電子水尺感應的水位,對探測信息進行判定、校準,并將數據回傳至防汛系統。
抗臺專題數字駕駛艙手機移動端的運行使用,可實現對臺風實時路徑、溫度、雨量、風等在內的綜合氣象、山塘水庫水位、雨量以及其他水文站點汛情等防汛抗臺數據的實時動態監測,臺風的移動路徑、風力、雨量等數據信息盡在指尖掌握,大大縮短應急指揮響應閉環的時間,進一步打破應急聯動區域限制,為防汛防臺提供強有力的數字化支撐。
運用無人遙測船監測實現河流斷面實時水位、流量數據實時回傳外,智能化水文纜道和無人機地形測量系統的運用,也讓防汛“如虎添翼”進入主汛期,水文系統在“智慧”手段加持下,緊盯氣象衛星云圖掌握天氣變化趨勢、緊盯實時降雨量、緊盯河道水文站,為河流下游提供更加精準的洪水預報。有了水情業務系統、全域化洪水預報系統、山洪災害預警系統等智慧水文業務系統的加持,并加強分析研判,發揮水文的“尖兵”和“耳目”作用,進一步延長雨水情預見期,提高精準度,為水旱災害防御提供強有力的水文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