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智慧城市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同時,國家積極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其發展,小編在此整理了最近與智慧城市有關的政策及文件。有了政策的保駕護航,智慧城市發展如虎添翼,未來,前景大好。
1.《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
《行動計劃》提出力爭到2025年,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形成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安全應急裝備龍頭企業、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重點骨干企業,培育50家左右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含創建單位),對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擬從兩個方面著手推動實現上述目標:一是堅持應用牽引,重點推進。面向重大自然災害與生產安全事故場景需要,聚焦發展需求急、技術新、市場廣的10大重點場景需要的安全應急裝備,加強研發及應用推廣,推進規?;a業化發展。二是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通過核心技術攻關,推進部分薄弱的裝備技術實現突破;通過加快產業集群發展,提高產業的整體效益和水平;通過補鏈強鏈延鏈,不斷完善產業鏈,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通過發布目錄,加強推廣應用;通過企業培優,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2.福建出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10條”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福建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東南創新高地,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數字應用第一省建設。
該通知提出布局提升算力基礎、提供普惠算力服務、推動數據開放應用、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入園集聚發展、推廣典型應用場景、引進領軍人才團隊、豐富教育培訓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十項措施。
3.《數據要素白皮書(2023年)》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3年數據要素發展大會”上發布了《數據要素白皮書(2023年)》。白皮書在《數據要素白皮書(2022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數據要素理論認識,聚焦過去一年來數據要素探索過程中不斷涌現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熱點,重點關注資源、主體、市場、技術四大方面的發展,期望能為社會各界進一步參與數據要素實踐探索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4.山東:關于印發《全省“三秋”機械化生產應急處置預案》的通知
充分發揮省農機化發展協調推進和黃淮海跨省協作互助機制作用,緊緊抓住農機裝備保障和應急作業隊伍準備兩個關鍵,密切關注和科學研判“三秋”期間天氣變化,加強部門配合和省、市、縣三級聯動,精準指導、科學調度、快速反應,全力做好玉米農機搶收、濕糧烘干晾曬應急準備。堅持做到“三落實”,即落實到田塊、落實到機具、落實到作業隊伍,確保不落一塊田、不漏一農戶,保證全省秋糧顆粒歸倉。
5.《關于推進公路數字化轉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設發展的意見》
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進公路數字化轉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設發展的意見》(交公路發〔2023〕131號,以下簡稱《意見》)。為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執行,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就《意見》起草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兑庖姟诽岢鲞\用現代數字技術賦能公路交通,提升感知、分析、決策支持能力,實現人、車、路、環境深度融合以及全業務流程數字化。文件內容緊密結合公路業務工作,注重頂層設計和可操作性、實用性,對于提升公路交通效能、培育新業態、發展新經濟、增強新動能、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等具有重要意義,公路數字化及智慧公路建設前景廣闊。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高度數字化的公路網絡將成為新發展格局中的一條條黃金通道,萬億級別的公路數字經濟產業將蓬勃涌現,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交通新動能。
6.國務院常務會: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有關工作
國務院總理李強9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有關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深刻分析把握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新型工業化的階段性特征,扎實做好各項重點工作,全面提高工業發展質量、效益和國際競爭力。要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兩手抓,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要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積極性,發揮全國統一大市場支撐作用,以主體功能區戰略引領產業合理布局,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切實增強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動力活力。
7.廣州:廣州全面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 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數據流通應用
作為我省首席數據官試點城市之一,廣州在2021年便選取33個單位開展試點。試點期間,廣州市率先建立“首席數據官+首席數據執行官+支撐團隊”的組織模式,并在首席數據官議事協調、數字化人才培養、數據融合應用、數據流通創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8.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提出到2030年,形成一批顛覆性技術和重大原創成果,構建一批應用場景、中試平臺和技術標準,培育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建設一批創新中心和創新聯盟,培養引進一批戰略科學家、產業領軍人才、產業經理人和卓越工程師。到2035年,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創新主體,不斷開辟產業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形成若干全球占先的未來產業集群,建成開拓世界科技產業前沿的人才高地,成為全球未來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未來的世界將是智慧化的世界,借助科技的力量,城市會更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