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揭牌成立,三地協同又邁出重要一步。業界預計,此舉將進一步深化三地產業聯動,合力塑造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的低空經濟產業新生態,值得期待。
低空經濟,簡言之就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航空器為主要載體,涵蓋載人、載貨等各種低空飛行活動的綜合經濟形態。作為新賽道之一,它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和生產生活相當貼近。比如在消費領域,無人機航拍、空中觀光、航空展覽等服務早已為人熟知;在物流行業,應用無人機末端物流配送在許多城市逐步實現規模化應用;在智慧作業方面,農林植保、電力巡檢、氣象探測等穩步增長……不夸張地說,“低空+”產業拔節生長,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充分彰顯了低空經濟發展的廣闊前景。
搶灘低空、“借機先飛”,京津冀優勢明顯??萍紕撔率堑涂战洕罢癯岣唢w”的重要支撐,新能源、無人駕駛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尤為關鍵。京津冀科研院所密集,智力資源豐富,是諸多前沿技術的誕生地。自協同戰略實施以來,三地不斷推動創新要素流動,共建創新平臺、科技園區,加強高校院所、領軍企業等通力合作,助力科技成果源源不斷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為低空經濟勃興植厚了土壤。目前,從應用范圍極廣的鯊魚飛機“列隊”生產線,到一批批低空飛行器研發制造、服務配套保障等企業拔節生長,再到首條低空無人機物流運輸航線試航成功,京津冀低空經濟全產業鏈正在加速落地。
據測算,2030年我國低空經濟有望達到2萬億元。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成長性和帶動性強,也會在風起潮涌中不斷催生新職業、新動能。前景廣闊、需求旺盛、場景豐富,面對越來越繁忙的天空,如何助推低空經濟“飛”得更穩?此番京津冀成立低空經濟產業聯盟,聚焦體制機制、人才創新、產學研轉化等方面發力,不啻為積極嘗試。不容忽視的是,低空經濟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法律法規不完善、技術層面標準承接薄弱等瓶頸。對于三地而言,在機制協同的基礎上,不斷補齊技術保障、空域管理等短板,將為這片新藍海開拓更大發展空間。
走進河北張家口低空飛行服務站,一面墻的碩大屏幕格外顯眼。說話間,一架載重多旋翼式無人機出現在屏幕里,接著停放在場地中央,過程一目了然?!斑h方不遠,未來已來?!睌y手護航低空經濟,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戰略產業,京津冀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