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發展元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低空經濟,將其列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之一。此后資本密集涌入低空經濟賽道,各地爭相“加速起飛”,我國低空經濟迎來重大機遇期。
11月13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低空經濟創新聯合體成立大會在珠海召開。低空經濟創新聯合體(下稱“聯合體”)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牽頭,聯合航天科技(000901)、中國航發、中國電信(601728)、中國移動(600941)、中國星網、中國商飛、中國航信7家央企共同組建。
11月18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業務部、無人機工作委員會主任孫衛國在2024國際電動航空(昆山)論壇上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試點。多位業內人士分析,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
作為全球競逐的新興產業賽道,低空經濟將開啟萬億藍海。
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
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低空通常指距離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離在1000米以內的空域,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以內的空域。低空經濟廣泛體現于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之中,涵蓋通用航空、無人機、航空體育、低空旅游、會展服務、航空物流、應急救援、基礎設施、教育培訓、綜合保稅等業態。在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保障、服務國防事業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低空經濟產業鏈上游包含材料、零部件、元器件、機電系統、機載系統、能源與動力系統、雷達系統、地面基礎設施等;中游包含通航飛機、eVTOL、無人機等設計與制造等;下游應用包含城市交通、文旅、物流配送、應急管理等;低空經濟所需的空管系統,運營、通信導航系統也是產業鏈的一部分。
低空經濟的誕生源自技術領域的革命性飛躍、生產要素的創新性整合以及產業的深度轉型與升級,構成了空天時代競爭的關鍵一環,成為了新質生產力領域中的一個嶄新且充滿機遇的賽道。
“低空經濟”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這也是低空經濟日漸火熱的重要原因。業內認為,無人機、低空智聯網、eVTOL是低空經濟產業的重要增長極,如無人駕駛eVTOL或將發展成為未來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向錦武表示,eVTOL曾在深圳和珠海之間執行過試飛,需要半小時左右,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續航能力如果持續提升以支持百公里以上飛行,將有更多應用場景。這就意味著低空經濟將引領未來出行方式的變革。
在生活服務上,低空經濟將推動無人機在農林植保、電力巡檢、航空物流等領域的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電力設施安全、提升物流運輸效率。同時,無人機在安防
監控、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也將為人們的生活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特別是在物流運輸領域,低空經濟已漸漸走向百姓生活。譬如湖南智航飛購科技有限公司的“AI無人機+即時零售+即時配送”物聯網新業態,已進入外賣賽道,用戶通過智航飛購app下單就可享受效率更高的無人機外賣服務,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
低空經濟將促進航空旅游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旅游體驗并將推動通用航空金融、通用航空會展、通用航空文化等產業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低空經濟的發展將帶動通用航空制造、無人機制造、通用航空運營、航空培訓等產業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綜合來看,就是通過低空駕駛、空中觀光、航空展覽等特色項目,打造更多商業場景。加速推廣低空+物流、低空+農業、低空+測繪等產業應用,不斷催生新產業(300832)、新職業、新動能;輔助開展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和行政執法,完善低空航行服務保障體系等。
從國家層面至地方各級政府,低空經濟正作為一股新興力量,驅動著經濟的持續增長;而對于創業者和投資者而言,低空經濟則意味著巨大機遇。
“國家隊”出手布局
截至目前,低空經濟已經在全國各地掀起熱潮,有超過27個省市在規劃中提及低空經濟。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9月24日以來低空經濟指數累計漲幅達57.58%,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同期漲幅27.74%。在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入局者越來越多,展現出強大的行動力。
低空經濟產業細分領域競爭格局區別較大。通用航空是低空經濟的主體產業,低空飛行則是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
在通用航空領域,整機制造和通航運營與維修領域企業實力較強,如中航科工、中航西飛(000768)以及中國東航(600115),分別從事整機制造和運營與維修業務,年收入在300億元以上,它們也是傳統航空企業入局者的代表。
在低空飛行領域,目前低空飛行涉及的飛行器包括無人機、eVTOL等,其中eVTOL正處于商業化前夜,而無人機產業相對成熟。
其中,工業無人機領域市場集中度較低,而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集中度較高。大疆獨占據全球70%以上份額。
截至目前,持有現行有效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的無人機企業總數超1.4萬家,持有無人機操控員執照的人員數量超22.5萬人。今年上半年,新注冊的無人機約60萬架,較去年年底增長48%;無人機累計飛行小時數達981.6萬小時,較去年同期增加13.4萬小時。
入局者還包括新能源汽車企業,如小鵬匯天等,這類企業探索將新能源汽車技術與低空飛行技術相結合,開發新型的低空飛行器;動力電池企業,如孚能科技等,則為低空飛行器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動力電池,是低空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電信運營商,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則利用5G、低軌衛星、寬帶通信網等技術,加快構建低空智聯網絡,為低空經濟提供信息基礎設施支持。
據《企業觀察報》不完全統計,目前低空經濟相關上市公司已超60家,規模擴張明顯增強。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為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根據中國民航局的數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在此背景下,央企對于這一賽道的熱情也空前高漲。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表示,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具有產業鏈條長等特點,符合央企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另外,由于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復雜,使用主體多元,涉及多個部門和領域,因此,央企發展低空經濟主要采取項目共建、資源共享、聯合創新的模式。
一方面,央企依托自身的業務平臺,正積極地在低空經濟上下游產業鏈中進行布局與拓展;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央企采取了“央地合作”或與其他多方協同合作的方式,共同構建低空經濟的生態系統。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移動、航天科技、航空工業、兵器工業、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中國一汽、南航集團、中糧集團、中國旅游集團、中國商飛、中國機械總院、中國通號、中交集團、中國航信、中國物流等15家央企,與北京、上海、重慶、杭州、濟南、廣州、成都、西安等15個城市共建低空經濟生態圈,打造低空數智新引擎。
聯合體的成立,標志著一支跨集團、跨學科、跨專業的“低空經濟”科技創新“國家隊”的誕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何勝強直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通過組建聯合體,將進一步發揮央企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作用,聯合相關高校、企業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八家央企,橫跨航空航天、通信技術及飛機制造等多個關鍵領域,堪稱“豪華陣容”。它們的攜手合作,不僅意在共享低空經濟這塊誘人的蛋糕,更旨在攜手構建一個全面而完善的低空經濟生態系統。這一生態系統將覆蓋從飛機制造到空中交通管理,從通信導航到數據服務的全鏈條,致力于打造一個安全、高效且可持續的低空經濟環境。此舉不僅將有力推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與國家的戰略需求高度契合。在低空經濟這一廣闊且充滿潛力的市場中,競爭正日益加劇。而這八家央企的強勢加入,無疑將進一步點燃低空經濟的熱情,讓這個規模高達萬億的市場迎來更加蓬勃的發展高潮。
仍需打通堵點
盡管我國低空經濟迎來發展高峰期,但當前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不少堵點需要打通。
第一,在我國,低空空域的使用受到較為嚴格的限制,這對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構成了一定的制約。面對這一現狀,低空經濟領域內的準入管理、協同作業,以及有效管控等具體操作方式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行業內普遍呼吁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以優化現有的標準體系,明確界定飛行區域、低空交通管理的責任歸屬、低空經濟產業的準入門檻以及服務管理的標準化要求等關鍵事項。這些舉措有助于為低空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低空經濟涵蓋多個行業,其發展依賴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與協同推進。然而,在當前階段,一些顯著的問題也在逐漸顯現。從上游來看,我國在無人機關鍵零部件方面高度依賴國際產業鏈,國內供應鏈的支持力度顯得薄弱。在中游層面,諸如電池的能量密度與安全性、高空態勢感知與避障技術,以及高精度智能駕駛技術等核心難題仍待解決,這些問題直接制約了低空經濟在市場競爭中的表現與占有率。至于下游,低空應用場景尚未實現規?;瘧?,獲取如CAAC云執照或無人機駕駛證等資質的成本高昂,往往需要近萬元甚至更多,這種高昂的成本增加了市場培育難度,阻礙了產業的快速增長與規模擴張。
第三,雖然我國低空經濟已經初具規模,但基礎設施仍顯不足。例如,通用機場數量較少且分布不均;無人機起降場地和配套設施缺乏等。這些基礎設施的不足將制約低空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規模。未來,需要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力度,提高基礎設施的覆蓋率和質量。
第四,低空經濟是一個新興領域,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然而,目前我國低空經濟領域的人才短缺問題較為嚴重。例如,通用航空器研發制造、市場運營、綜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務等領域的人才需求量大但供給不足;無人機領域也缺乏高素質的研發、生產、銷售、運營等方面的人才。這些人才短缺將制約低空經濟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未來,需要加強對低空經濟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提高人才素質和數量。
隨著低空經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家層面上也在加大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力度。政府將出臺更多的政策措施,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為低空經濟平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10月以來低空經濟進入事件密集催化期,涉及政策、資金、產業等多個層面。
10月8日國家發改委提出將低空經濟作為促進就業重要方向,僅無人機操控員崗位缺口100萬人,同時指出超長期特別國債投向“兩重”領域(低空具備“兩重”屬性)。10月12日,財政部提出將研究擴大專項債使用范圍,合理支撐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為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信部強調,要抓好頂層謀劃,謀篇布局低空裝備創新體系、產業體系和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行業發展良好生態。抓好重點企業,加強企業梯度培育,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發展,培育更多低空產業頭部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要抓好重點產品,大力發展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低空裝備,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全方位賦能低空產業體系。
中信證券研究表示,低空經濟的發展進入政策密集出臺期,行業發展有望加速,這將大幅增強我國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有望率先形成完整的低空發展體系,達到全球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