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鵬汽車在上海的門店安裝22臺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設備,偷偷采集43.1萬張人臉照片,被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的新聞引發了網友關注。
一名網友在評論區留言:“難道以后逛商店都要戴口罩?”上游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專家:對公共場所人臉識別不用太擔心
15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專門就此事詢問了一名從事視頻相關技術運用的專家,他首先介紹了人臉識別的流程:“人臉識別第一步是用高清度攝像頭采集人像;第二步是后臺通過算法對人像的關鍵部位進行汲取,對眼睛、耳朵、鼻子進行五角定位;第三步是將相關視頻和信息儲存到云平臺;第四步才是人臉在云平臺(數據庫)進行比對,并進行用戶畫像。”
就小鵬汽車的人臉采集行為,這位專家分析說:“僅僅是采集人臉用處不大,因為系統也不知道你是誰,只有跟人臉數據庫做比對,進行了人臉識別才有用,一般商家是無法接入政府的數據庫,所以對沒有在小鵬汽車登記過信息的顧客影響應該不會太大。從小鵬汽車事后的回應來看,也證實了這一判斷,他們采集的人像主要是由第三方軟件提供商收集和分析。當然,如果對這個第三方軟件提供商不加管控,讓其收集的數據越來越多,分析用戶的軌跡和行為習慣,最后大數據殺熟,那就有點危險了?!?
就網友準備戴口罩逛街的建議,這位專家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實大家不用太焦慮,一般商店里的普通
監控攝像頭,是達不到人臉識別要求的。人臉識別所需的前端設備(高清攝像頭)、存儲
服務器(云平臺)和相關分析設備,都需要投入不小的成本,所以一般商店不會花錢加裝人臉識別設備?!?
這位專家同時指出,比起公共場合的人臉識別攝像頭,普通人更應該關注手機軟件的人臉識別:“現在很多軟件都要求開通人臉識別,這個才應當謹慎!大家應該根據需求來開通人臉識別,個人建議是政務類或者生活的軟件,才進行人臉識別?!?
律師:人臉識別急需國家規范管理
商家使用人臉識別,小鵬汽車并不是第一家,此前也有房地產商被曝出在售樓部使用了人臉識別,這些行為是否合法?
上游新聞記者咨詢了一位律師,他透露說:“目前沒有專門的法律或地方性法規,對人臉識別進行嚴格的規范和界定。能作為參考的只有《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三部法律,其中《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第十條規定‘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人臉識別也屬于個人信息,但收集、使用、加工、傳輸的過程除非有人舉報,否則很難被發現和處理?!?
此外,將商家安裝的人臉識別系統納入政府統一管理,也是一種規范人臉識別的辦法。這位律師舉例說:“比如重慶2016年就出臺了《重慶市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辦法(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 304 號)》,第十九條提到‘為了維護公共安全的需要,市、區縣(自治縣)公安機關可以對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建設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進行整合,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總的來說,人臉識別仍然存在很多管理空白,需要國家出臺更多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辦法來進行規范?!甭蓭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