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治理”首次出現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為數據融合應用和價值釋放提供安全新思路的隱私計算也成為代表委員頻頻提及的熱詞。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介紹,隱私計算是指在保護數據本身不對外泄露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分析計算的技術。具有“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與信息適度分離”的特點,是平衡數據安全和利用很有潛力的新途徑。
這就如同給數據披上一件隱形衣,看不到數據,但是數據價值可用。
破局數據流通困境
數據只有在使用、加工和流通的過程中才會產生價值,現實情況是,“數據高墻”林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說:“因擔心失控,本該流動的數據,圈養在數據孤島上,缺乏‘鍛煉’,成了數據巨嬰?!?
數據紅利在左,隱私安全在右,數據安全合規流通如何實現?
多位代表委員提出,鼓勵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完善數據流通的技術、標準和規則等。
“加大包括隱私計算等在內的數據技術創新的投入。”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表示,只有先進的技術支持,才能在確保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在嚴格數據權屬的限制下,更好地完成數據的流通與交易,以及核算其產生的價值。
針對具體領域,全國政協委員、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提出,整合行業資源,推進數據脫敏、差分隱私、同態加密等隱私計算技術在工業數據安全共享的落地應用。
瑞萊智慧CEO田天說:“數據價值和隱私安全時常處于二元對立的狀態,因為兼顧數據應用與安全保護,隱私計算成為解決這一數據困境的突破口,被業界寄予厚望?!?
打通數據要素流通環節,數據合規和數據使用的平衡是一道待解題。
當前我國數據要素市場遠未成熟,傳統數據生態與數據協作模式存在合規風險,這讓企業側即便有數據共享的需求和愿望,也停步觀望。
劉世錦表示,守住數據產權保護和數據安全的底線同時,要科學界定數據的初始產權與增值產權,平等保護數據流通不同環節各類產權的合理權益。
解決數據價值釋放不平衡
當數據成為數字經濟時代關鍵生產要素,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的關系,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數字經濟時代,每個人都是數據的制造者與使用者,個人信息便如同數字孿生的另一個你,隨時承受著數據隱私泄露風險。與個人信息被過度“開采”甚至濫用不同,企業及相關機構的大量數據處在“沉睡”中。
張懿宸指出了我國在數據價值實現上這種極不平衡的現象,個人領域數據價值過度開發,產業領域發掘不足,數據流通不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表示,我國數據量很大,但真正開放、共享和使用的數據很小,數據要素化進程面臨種種困難,數據安全、隱私保護與數據充分利用的矛盾,亟須協調和處理。
《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三駕馬車”并行,快速織就了一個明確的數據合規治理體系。
田天說:“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也在倒逼企業在數據采集、使用、流通全環節中重視及投入數據保護,隱私計算行業迎來重大利好,落地場景從強數據需求的金融、互聯網、醫療和政務領域,向更多行業延伸?!?
但在田天看來,隱私計算市場仍處于大規模商業應用前期,任重道遠。
田天說:“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僅靠隱私計算還不夠,需要加強隱私計算與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的‘交叉融合’。同時,隱私計算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數據能被'拿'出來的問題,但本質上沒有解決讓企業共享數據的意愿問題。”
張懿宸表示,政府機構應帶頭使用這類技術,取得經驗后再向更多領域推廣,通過擴大需求,加上必要的政策支持,帶動相關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
隱私保護計算屬于兩個或多個參與方聯合計算的技術系統,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便是主要技術流派。
另一個與隱私計算密切相關的技術就是區塊鏈,隱私計算讓數據可用,區塊鏈讓數據可看,它們將成為數字經濟治理的最佳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