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深圳市3月21日發布的《深圳市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進行了介紹。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泛在先進、高速智能、天地一體、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供給體系,網絡建設規模和服務水平全球領先,成為世界先進、模式創新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標桿城市。其中重點圍繞公共安全、公共建筑和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構建智能、泛在、先進、互聯、共享的物聯感知體系,助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部署物聯感知終端達千萬級,物聯網實現全域覆蓋,車聯網路側設備規模部署,建設低空領域無人機空中感知系統。
在主要任務中,“行動計劃”著重提出加快構建物聯感知體系。
其中部署面向城市公共安全的感知終端。面向社會治安、消防安全、防災減災、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等領域,推進可燃氣體監測、電氣線路監測、煙感探測、溫度探測、噪音監測、傾斜振動監測、水壓水浸監測、火災報警、
視頻
監控等感知終端部署,推進音視頻監控資源整合,支撐立體化城市公共安全防控體系建設,提升城市數字化、智能化安全管理和應急管理水平。
部署面向城市公共建筑和設施的感知終端。面向大型樓宇、橋梁、地下管線等場所部署精密、靈敏的建筑安全、狀態傳感、射頻設備、掃描感應等感知終端,推進公共建筑和各類管線全要素數字化、實時化和智能化。面向城市公共設施,綜合利用射頻識別(
RFID)、二維碼等技術手段進行數字化身份標識,部署狀態感知和運行控制感知終端,支撐城市精細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務。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加快推進社區公共設施和物業管理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
部署面向城市公共服務的感知終端。鼓勵企業面向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推進紅外
人體感應、跌倒感應、一鍵告警、遠距離感應等感知終端部署,提升弱勢群體民生保障水平。圍繞衛生醫療服務以及疫情防控,規模化部署面向社區健康管理、家庭健康監護的各類感知終端,實現醫療精準服務。加大溫濕度、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聲環境、輻射環境等感知終端部署,實現對大氣、水、土壤、噪聲污染的精準高效治理。推動智能表計等感知終端在供電、供水、供氣的規模應用部署,提高居民生活數字化服務水平。
打造城市級物聯感知平臺。研究制定城市物聯網感知終端建設標準或導則,建立統一的物聯網感知終端標識體系,完善統一編碼和標準規范,實現終端身份的統一認證和有效識別。加快整合全市分散獨立、碎片化、煙囪式物聯感知資源,建立全市“統一感知標準、統一協議適配、統一設備接入、統一數據共享、統一應用支撐”的物聯感知平臺。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感知終端狀態數據的實時采集、處理與傳輸,推動多源感知應用,實現城市生產生活、城市管理運行的協同,提升城市自感知、自適應、自決策能力。
建設低空民用無人機聯網系統。鼓勵開展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民用無人機融合示范應用工程建設,推動民用無人機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務、應急管理、安全防范、物流快遞、地理測繪、環境監測、安全巡查等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建設無人機城市低空物流運營中心和調度監管平臺,構建城市低空物流網絡,提升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