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9月11日在北京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該報告從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的發展現狀,通過梳理建議意義、建設模式、建設路徑等,剖析了智算中心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黃鵬表示,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新興技術發展的背后都依托于算力基礎設施的支撐。同時,當前各行各業依托于人工智能的轉型升級,也都依托于算力基礎設施。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后,整個社會對智算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人工智能的算力基礎設施的發展也顯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但總體而言,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算力的基礎設施還遠遠落后于應用的需求。
隨著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成為新發展格局下的重要戰略部署,其正走出一條更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的新路徑?,F階段,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競爭角逐的焦點。我國于2017年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此次研究報告的發布,為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建設落地指明方向,提出智算中心的建設核心是以新發展為理念,以技術創新為驅動,面向產業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公共服務。
智算中心作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底層基礎設施形態,當前在各地迅速落地,掀起了一股“落地潮”。然而在加快建設步伐的背后,我國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與挑戰。此次報告指出,國內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面臨著頂層制度建設和標準體系不統一的問題。對此,黃鵬也表示,當前國內智算中心落地過程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包括市場對算力的概念混淆,導致建設方向和建設需求錯位。我國大多數計算中心在建設思路上采取了算力性能發展優先,再拉動應用發展的策略,忽視了上層應用遷移及兼容程度,導致算力系統的初期應用效率偏低,無法完全支撐全面的智能化應用場景需求。
另外,針對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定價混亂也是當前存在的問題,由于標準并未統一,各地同等規模項目的價格相差巨大。此前有數據顯示,兩個規模差不多的智算中心的價格最高竟差了六倍多。這說明有的地方可能對于建設很著急,但對整個行業的調研和了解并不充分。據悉,智算中心的成本主要包括基礎設施的廠房建設成本,
服務器、芯片等相關設備的成本,以及后期的運維成本、電費等。初步計算,滿足基本智算中心起步投入規模要一兩億元。
她還強調,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高投入、高風險和高壟斷性的行業,雖然需求巨大,但究竟應該在哪些地方或者由哪些企業去建設還需要理性和科學的論證。現在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低水平重復建設傳統數據中心的模式。此外,算力基礎設施軟硬件核心技術受制國外、重復建設、高能耗等問題,也亟待突圍。因此,建議主管部門在建設過程中應重點加強頂層制度規劃和標準建設、地方政府應提升對算力經濟的認知和應用落地、企業應積極探索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研發、生態應用建設和服務模式創新。
此次報告指出,作為一種新型的公共服務平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應考慮其包容性、普惠性、安全性、共享性及節能性,應成為能夠覆蓋多元算力的創新融合型算力平臺、能夠兼容行業主流軟件的開放包容型算力平臺、能夠確保自主可信和持續升級的安全可信型算力平臺、能夠實現資源跨區域流動的快速靈活型算力平臺,以及低能耗、高效能的綠色節能型算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