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生命線”指埋設在城市地下的各類管線及其附屬設施,包括供水管線、燃氣管線和通信管線等,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對地下“生命線”進行管理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關鍵一環,實時掌握地下“生命線”現狀也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重要需求。
近年來,各地運用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物聯網和AR(增強現實)等技術,構建地下管線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為地下“生命線”配備“智慧管家”,提供智能分析和輔助決策功能,實現數據全面統一、感知交互可視、系統融合互聯、供應精準匹配、運行智能高效、預測預警可控,達到可視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四川省成都市
【亮點】
四川省成都市在地下綜合管廊內部所安裝的設施設備能實時監測氧氣、溫度、濕度、液位等環境參數并同步傳輸至后臺控制系統,當出現異常情況時會自動報警,降低巡檢工人的勞動強度,進一步提升了地下綜合管廊的管理效率。
曾經,通信管線、燃氣管線等要么架在空中、交錯復雜地“網”在道路上空,要么埋入地下,維修時需要把馬路“開膛破肚”。如今,在成都市天府新區雅州路,這些管線都搬進了被稱為地下綜合管廊的“集體宿舍”里。
在管廊入口處,一個頭頂著兩只“大眼睛”、腳踏四個輪子的“小家伙”正在等待指令。當指令發出后,它立即向11號艙門駛去,行駛五六米后便在艙門前停下來,兩只“大眼睛”對著門旁的電力設備和管廊上方的
監控設備“左看右看”?!斑@是在對配電系統、消防系統進行巡檢?!毕嚓P負責人介紹說,“根據設置,它會將巡檢發現的問題進行自動圖像分析,并把結果推送到控制中心的電腦上?!?
這個機器人每走到一處停下來時,控制中心的電腦屏幕上也會同步出現它的“眼睛”所看到的畫面,實時顯示此處的氧氣、溫度、濕度、硫化氫、甲烷等環境參數;預警系統會彈出一些信息,精確記錄著哪個點位存在“指示牌不工作”“通風異?!钡葐栴}。
“以前,我們人工巡檢每天巡檢距離5公里,需要配備多個巡檢工人,效率較低,還容易出現錯誤。”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發現問題都是立刻上報,巡檢效率提高了近50%?!?
目前,機器人已經“包攬”該地下綜合管廊內各類報警指示燈、
滅火器、環境監測設施、水泵風機運行狀態、照明、滲水情況等巡檢內容。利用機器人巡檢,巡檢數據將自動記錄、分析、應用,后期還可以進行自動派單,效率進一步提高?!白钪匾氖墙档土搜矙z工人的勞動強度,也減少了漏巡、少巡和錯巡的情況?!?
同時,成都市IT大道處的地下綜合管廊也有了“智慧管家”。在管廊內部,每公里設置有500余個監測設備,環境與設備監控、安全防范、火災自動報警等系統發現氧氣、溫度、濕度、硫化氫、甲烷、液位等環境參數超標時,就會立即報警。系統也能自動記錄報警的具體時間和位置,聯動
防火分區和監控中心的聲光警報器,自動啟動風機、水泵等設備,噴灑滅火粉,開啟照明等裝置,并在地下綜合管廊系統平臺彈出報警位置的視頻畫面,方便工作人員實時掌握相關情況。
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成都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步伐的加快,管廊管理工作也在有序推進。據了解,成都市地下綜合管廊智能管理體系由市級管理平臺和多個分控中心構成,正在推動構建全域監督管理和片區運維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浙江省海寧市
【亮點】
浙江省海寧市地下管線綜合管控在線數字化平臺依托“一朵云”、建設“一個庫”、繪就“一張圖”、打造“一條鏈”、開發“一個工具箱”,同時深化“X個應用場景”搭建,建好“數字駕駛艙”。
海寧市的地下管線分類多、數量大、范圍廣,涉及排水管線、燃氣管線和通信管線等多個主體。由于管線數據更新不及時、不到位,導致地下管線家底不明,施工破壞事故時有發生。
“像我們這樣的老小區,今天進行燃氣改造,明天實施雨污分流,隔一段時間就要開挖道路?!笔忻駨埓蟛f,家門口的道路隔三岔五被“開膛破肚”,張大伯和鄰居們都十分擔心地下管線破壞所引發的安全事故。
為維護地下“生命線”穩定運行,海寧市找準地下管線綜合管控“小切口”,聚焦破解行政審批程序復雜、管線重復開挖、安全隱患掌握不及時、應急聯動不暢通等堵點痛點問題,繪好地下管線“一張圖”。
通過成立“數智管線”工作專班,海寧市梳理細化城市地下管線“V”字模型,搭建相關場景應用。去年11月,海寧市地下管線綜合管控在線數字化平臺上線運行。
海寧市全面構建地下管線綜合“智管”數字化平臺架構,逐步形成覆蓋地下管線管理全流程的管控體系和覆蓋全領域的地下管線及空間利用模式。對接前端物聯感知等多元感知設備,完善城市感知網絡,運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對地下管線的實時把控和風險規避。“我們將地下管線普查數據匯集形成‘一張圖’,建立數據動態實時更新機制,確保地下管線數據的時效性?!毕嚓P負責人說。
未來,海寧市將持續推進地下管線綜合管控在線數字化平臺迭代升級,以制度重塑,破解多跨協同管理難點;以業務流程再造,建立地下管線全生命周期閉環管控體系;以數字化、智慧化科技手段,解決建設監管缺失問題,補齊“智管”地下管線的短板,提高城市數字化治理水平,改善企業的營商環境,增強市民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重慶市南川區
【亮點】
重慶市南川區智慧管廊綜合管理平臺將管廊內部的機電設備、通風設備、排水設備、照明設施、綜合布線等信息數據接入統一平臺,實時監測地下綜合管廊的內部運行動態,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南川區地下綜合管廊龍濟二路段,兩名巡檢人員正在檢查廊道內的監測儀器,廊道兩旁架設了供水、供電、熱力等地下管線,并配套消防、照明、監控、報警等設施。
隨著地下綜合管廊的投用,為方便運維管護,南川區打造了智慧管廊綜合管理平臺,該平臺應用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能)等技術,集運營、監測、應急、值守、運維等功能于一體,讓城市各處的地下管線穿上“智慧衣”。
在管廊監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地下綜合管廊內的水、電、氣等多個重要監控點反饋的實時畫面清晰可見。為確保問題能得到及時反饋,管廊內部還配備了定點電話,方便巡檢員通過電話向監控中心反映巡檢情況。以消防安全為例,廊道內配備有
光纖感溫式火災監測系統、高壓細水霧噴頭、
煙感
報警器等設備,“在電纜出現異常情況時,光纖感溫式火災監測系統能及時將數據傳回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便能通知維護人員前往查看并維修?!毕嚓P負責人說,地下綜合管廊的投用大幅提升了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管廊建成后,將電力、通信、給排水、再生水、熱力等管線納入其中,搭配智慧運維系統,好比擁有‘AI大腦’,能夠實現人員安全定位、巡檢管理、設備控制、報警管理、管廊資產管理、能耗監測等功能,24小時保障地下綜合管廊平穩運行?!毕嚓P負責人介紹說,地下綜合管廊不僅能實現自檢,還能與維護人員進行線上、線下聯動,精準定位和精細修復,降低維護人員的施工風險,實現“事后維修”到“事前診斷”的本質改變,也避免了反復維修開挖道路造成城市交通擁堵、路面質量差等情況的出現。
據介紹,南川區地下綜合管廊總體規劃以“一環三射線”為布局,以南大街、東環路、北環路、龍濟二路形成一環,以隆化大道北延伸段、南大街延伸段、隆化大道南延伸段形成三條射線,規劃建設總長度為45.5公里。管廊建設完成后能服務中心城區、北固片區、東勝片區和文鳳片區,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南川區交通體系、釋放地面空間、提升地下管線的管護能力,助力推動城市建設發展。